猫-Lina

浩瑉,All葉。寫文是自娛自樂的產物,偶爾放一些供大家共樂,如有不喜,點×即可。不撕不吵,开开心心。

© 猫-Lina

Powered by LOFTER

【韩叶 民国AU】惊梦(34)

青年将军韩文清 vs 昆曲名旦叶不修

前情回顾: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第九部分    第十部分   第十一部分   第十二部分    第十三部分    第十四部分    第十五部分    第十六部分    第十七部分    第十八部分    第十九部分    第二十部分    第二十一部分     第二十二部分    第二十三部分    第二十四部分    第二十五部分    第二十六部分     第二十七部分    第二十八部分    第二十九部分   第三十部分   第三十一部分    第三十二部分    第三十三部分

本章提要:和尚尼姑是一家~~

-以下正文-

[鹧鸪天]

 

韩文清带军南下的日子里,传习所足不出户地按部就班地练戏,唱念做打,丝竹鼓板。乐器师父终究又走了两个。随后,又有学丑的兄弟俩被父母接走。他们毕竟没有卖身契在传习所,父母来接,叶修和喻文州也只好放人。

传习所一番变动后,旦班算上黄少天一共七人,生班八人,净班和丑班总共只剩了八人。张佳乐走了之后,叶修和喻文州轮流带净班,最后冯老说了句:“拢共也没剩几个了,净丑本就是一家,我就一起教了吧。”于是净丑二班并了班。

摆筷子的陈姨都说了句,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日,叶修跟冯老师父提议教昆丑两班《下山》。冯老师父点点头:“叶老板想得很是,是该让他们学这出了。”于是旦班和净丑班分别学了几日下山。

一日早上喝了碗粥,叶修便召集了旦角班和净丑角班合练一回。冯老师父欣然应下。黄少天也不像平日那样每日几遍地念叨要去学武生了,乐呵呵地跟着去学这出戏。

叶修在院子外的河边找了块空地,让孩子们在树荫下站定。叶修觉得这几日唱念做打都顺了一遍了,这日当从故事开始,可着实不擅长讲故事,便问了句谁来说说。

谁知道包荣兴那家伙探着头,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我来,我来!”

叶修也想着试试这小子,便让他来说。

包荣兴兴冲冲起身,毫不怯场,站至正中,张口便讲:“这个呀,讲的是个叫色空的小尼姑,年幼时多病,就被父母送进了尼姑庵里寄样。说起来我小时候也被送去和尚庙里,只是我偷肉吃,被住持赶出来了……”

叶修赶紧打断他:“让你说戏,没让你说自己!”

包子呵呵两声挠挠头:“说岔了……那个,后来啊,这小尼姑耐不住青灯古佛,就想着溜下山去。”

叶修心里暗笑,心说这小子还能说出“青灯古佛”这四个字。

包子顿了顿,撸起袖子继续胡诌。接着全是他之前学的梆子戏里的胡编乱造,叶修吓得忙地拦下他。昆戏里虽也不乏落俗讨好的戏码,但叶修绝不碰那些粉戏。想着,叶修觉得饭后得找包荣兴这厮好好谈谈,这小子满脑子都是些什么。

黄少天抓紧机会揶揄包荣兴,笑话了他几句。一时间师兄弟们都闹了起来,哄堂大笑。

叶修让他们安静下来之后,随口两句带过了《思凡·下山》的故事,随后点了乔一帆的名字:“今日教的是《下山》,前一折是《思凡》。你将《思凡》大概过一下。”

一帆站到中间,将《思凡》完整顺了一遍。众人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了黄少天带头叫好。

叶修笑笑:“意思到了,还欠点儿火候。”

乔一帆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还得练。”

冯老师父点点头,戏台上哪有容易的事:“一帆这话说得对!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这话不虚!你们几个跟小师兄好好学着!”

当初扣《下山》这出戏,叶修跟着师父学了整整三个月,现在这传习所里的每一出戏都是几天传完,只怕学不扎实。叶修叹了口气,却也无可奈何,这世道保不齐什么时候四散,还是多教一些的好。

“这出戏啊,是昆曲五毒之一,咱们不能往毒了演,还是要演得干净些。”冯老师父开口道,叶修特意和他讨论过,将这出不算粉戏却着实有些“毒”的经典戏给改了改。

说罢,冯老站至中间,和叶修一起示范了一出《下山》。孩子们学了好几日的唱念做打,却几乎从未完整看过《下山》,这才是第一次看,看得两眼发直,十分入味。冯老和叶修虽没扮上相,只是装了水袖、手拿拂尘,却一时间成了逃下山的小和尚本无和小尼姑色空。

乔一帆看着转头和包荣兴一个眼神交流,意思是,虽然演的是同一个色空,怎么差了那么许多?包荣兴没明白,倒是一边的黄少天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

包荣兴下意识地拍手起来,这真是见了真招了,唱了这么些年乱七八糟的戏,第一次看到这出常被唱成粉戏的《下山》还能这么干净,又这么有趣。

叶修和冯老师父从未一起登台唱过这一出,只前一晚商量的时候顺了几遍,合作起来,却流畅有序,毫无阻滞。

可惜冯老年纪着实大了,背背驮真真是示范不了,只好意思意思比划了两下。

直到二人示范完毕,一群孩子都还没反应过来,叶修的本事他们见识过了,冯老师父的真本事都是第一次见。

叶修笑道:“我刚到杭州的时候,还见过冯老登台,可惜你们是没赶上。”

两班开始了合练,在叶修和冯老的双双把关下,十几个孩子学得飞速。

丑班里有两个净班的学生,刚开始不肯学丑,说自己好歹演的大花脸,怎么去演小花脸。可叶修一节课下来,个个都觉着,虽不能像叶师兄那样全行当精通,能跟着这几位师父师兄好好学下几出戏也是件大大的妙事!

叶修将一些合乎情理的改动一并教给了他们,让这出戏远离粉戏二字。

喻文州教完了课业凑过来旁观,等叶修他们结束了便凑上去夸了句:这些改动都十分巧妙,既文气又有趣。

冯老赶紧谦虚,都是叶老板的意思。

叶修却不自觉地叹了口气:不完全是我改的,有个故人改了个大样子。

叶修说完,便忽然想起了苏家兄妹,他刚认识他们俩的时候,苏沐秋就拉着乳臭未干的苏沐橙给他演了一遍他自己改过的《下山》,叶修毫不掩饰赞许,说他改得精妙。

 

随后,叶修叫包荣兴和乔一帆站到正中,对对戏,以作示范。

包子傻呵呵地挠挠头,站了起来:“唱哪段啊?”

“就‘年少出家’这一曲吧!”

包荣兴又挠挠头,想了想。乔一帆小声提醒了他一下调子,他才哦哦了两声,开始唱起来:“年少出家……”

乔一帆接道:“受尽了波查,”

“被师傅打骂。”

“我就逃往回家。”

“一年二年,养起了头发。”

“三年四年,做起了人家。”

“五年六年,讨一个浑家。”

“七年八年,养一个……”

“娃娃!”

坐在地上的其他师兄弟们哄堂大笑,原来包荣兴用了梆子戏的动作,直接将乔一帆搂进了怀里。冯老师父一边笑,一边拿着戒尺让包荣兴伸手出来。包荣兴吐吐舌头,摊开了手挨打,也不管痛不痛,都哎哟哇啦地一通乱叫。

叶修也觉得好笑,但还得忍住了批评几句:“你满脑子都是些什么?改明儿我给你洗洗脑,把你脑子里那些粉的绿的戏都给洗洗!”

站在旁边旁观的喻文州也绷不住笑了出来。

打完了包荣兴,冯老师父才让丑旦一一配对,一起学一遍。叶修看那最小的丑角身边没人,索性站到那孩子旁边。那小子真真还小,懵懵懂懂地跟着糊弄了一遍。叶修笑笑:“你呀,再长大些,就能领会这出戏的妙处了。”

冯老师父走过去,也笑道:“叶老板,这小子年纪最小,脑子挺好,比那几个脑子不动的师兄好多了!”说着,在跟不上动作在偷懒的柱子脑袋上狠狠一敲。

戏班里人多,师父就这几个,叶修他们虽然已尽量因材施教,可惜确实人手不足。剩下的这二十多个孩子之中,有几个能成角儿的,真是没人敢打包票。叶修不自觉地摇了摇头,只能尽人事而知天命了吧。

又合练了一遍,喻文州开口道:“先去吃饭吧,生班都摆好桌子了。”

冯老和叶修也不好意思让乐器师父几人久等,便让孩子们去洗手吃饭了。

 

“喻所长,叶老板。”喻文州和叶修被冯老师父叫住。

“冯老,何事?”喻文州问道。

“近日人手不足,我在想,是否停了那些教他们识字的课,现在咱们该多灌一些戏在他们的脑子里啊!”冯老师父直言不讳。

“冯老,我知道您的意思,可是咱们传习所设立之初就想过,要教他们识些字,能看戏文,能读工尺谱。咱们不能养他们一辈子,识字了,至少出去还能找个体面点的活儿。”

“老夫知道两位心存善念,为这些孩子着想,但咱唱戏的还是得学好手艺!我那戏班子的师兄弟,没一个识字的,不都唱成大角儿了?”冯老师父面露不悦。

喻文州他们没再顶撞,只说容他们再想想。

 

那日午后,叶修便请白言飞代为发了个电报到上海玛利亚教会学校。

又过了半月,叶修收到了上海发来的电报。

“妹妹报平安来了?”喻文州见了,问道。

“嗯,这孩子性格真好。”叶修看着电报,笑道,只见电报上写着一句:“一切安好,学费亦够,兄长勿念。”

喻文州知道叶修有个妹妹在上海读书,却不知道那孩子姓苏,看着电报单上的落款,不解地看着叶修。

“故人之妹。”叶修没解释,“天有些冷了,我去添件衣服!”

 

天的确渐渐凉了。

-未完待续,请勿转载-

这一回短小了点儿,下回周一更,速度起来了诶~~

评论(4)
热度(43)
2018-07-27